2020年8月26日至10月25日,在浙江省红十字会的有力指导下,西湖区红十字会精密谋划、精心筹备、精细实施,共举办五期国际认证课程救护员培训浙江试点班(救护员证书国际认可),培训救护员154人,新颖的培训模式,全新的课堂体验,良好的培训效果,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好评。
此类培训模式在教学形式、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救护员培训,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急救的知识和技能,为以后自救互救做好充足的技能储备。
一、教学模式转变: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
学员们提前一周,利用课余、休假等碎片化时间在“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”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理论学习,理论学习合格者预约线下实操与考核,数字赋能更好地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考证与时间紧张之间的问题,深受学员们的欢迎。
二、教学观念转变:以学员为中心
传统救护员培训课程以老师为中心,大多以老师讲、学员做为主,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模式,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,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。试点班则以国际急救认证救护培训课程体系为蓝本,以学员为中心,强调学员多说、多做,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,增强自主学习能力,以此培养有责任感、有救护能力、有行动力的救护员。
三、教学技巧多样:“因专业施教”
引入微格教学环节,使学员从被动获取答案的角色,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的角色。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,每组6人,通过讨论协商,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,提升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,培养学员的团队写作意识。
试点班理论课解决了“为什么”,实操课解决了“怎么做”,而场景模拟演练解决了“怎么用”,理论、实操、演练三管齐下,让学员们对应急救护有了整体全新的认识和掌握,较好的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。
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普及急救知识,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。2021年,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,依法履职,围绕AED布设,持续做好重点行业、重点人群应急救护培训工作,并大力推广“线上+线下”的培训方式,积极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国际急救认证教学模式,为新教学模式在全市、全省推广,积极贡献西湖经验,为“健康西湖”建设贡献人道力量。(如有救护培训需求,请致电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,电话:864860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