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热线
您的位置:杭州热线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打卡皖美黄金周|跟着文物游安徽,体验千年文化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这个“十一”,到安徽最美博物馆—安徽博物院、亳州市博物馆、寿县博物馆里探寻安徽历史,邂逅千年文物。

01安徽博物院

安徽博物院新馆

(图源:安徽省博物院官网)

安徽博物院新馆

(图源:安徽省博物院官网)

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这里孕育了淮河、庐州、皖江、徽州四大文化圈,文化底蕴深厚、源远流长。这个国庆,走进集自然、历史、社教为一体的安徽博物院,深切感受悠久历史和安徽厚重文化。位于合肥市怀宁路的新馆,馆藏文物22万余件(套),其中楚大鼎、吴王光鉴、鄂君启金节、龙虎纹铜鼓座等七大“国宝级”文物是安徽博物院的“镇馆之宝”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铸客大鼎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战国

器物规格:通高113厘米,口径87厘米

出土时间:1933年

出土地点: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

“镇馆之宝”之一的青铜器铸客大鼎(又名楚大鼎),它重达400公斤,是现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,连毛主席都曾评价:“好大的一口鼎,能煮得上一头牛哇。”

安徽博物院馆藏 龙虎纹四环铜鼓座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春秋

器物规格:残高29厘米,直径80厘米

出土时间:1980年

出土地点: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

龙虎纹四环铜鼓座出土于安徽舒城九里墩一座春秋晚期墓。这座器具上沿塑有怒吼的猛虎与独角翘立的游龙,器身满饰羽翅纹。从铭文看,此鼓座为建鼓鼓座,是钟离公自用之器。古代建鼓功能多元化,既可用作宴乐礼仪场合的乐鼓,也可用作战场上指挥信号的战鼓,由两个鼓手相对敲击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吴王光鉴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春秋

器物规格:通高37.7厘米,口径60厘米

出土时间:1955年

出土地点:安徽寿县蔡侯墓

蔡侯墓共出土两件青铜鉴,一件藏于安徽博物院,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该器表模印蟠虺纹,器腹内壁有铭文52字,揭开了一段尘封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吴蔡联姻的故事。此器具出土时,里面还放置一个铜尊缶,组成鉴缶。鉴缶是楚国特有的青铜礼器组合,尊缶内盛酒,鉴内夏天可盛放冰块,冬天或可盛放热水,起到冰酒或温酒的作用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鄂君启金节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战国

器物规格:长31厘米

出土时间:1957年

出土地点:安徽寿县邱家花园

鄂君启金节,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,因形似劈开的竹节,故名“节”。金节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、商业、地理、符节制度、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,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。出土时共发现车节3件,舟节2件,这种“车节”和“舟节”,迄今为止仅此一件,因而极为珍贵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金扣玛瑙碗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北宋

器物规格:高5.9厘米 口径13.2厘米 底径7.5厘米

出土时间:1972年

出土地点:安徽来安县相官公社

此碗器壁较薄,于半透明中朦胧地显露出自然纹理。口沿饰以金边,显得富丽雅致。宋代的官宦阶层和富裕之家,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镶边,特别是碗、盘、等瓷器上的芒口,镶金施彩,甚为流行。1994年,金扣玛瑙碗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一致认定为国家“一级甲等文物”,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一件玉器类珍宝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年代:元

器物规格:通高9.5厘米,直径14.5厘米

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是元代著名雕漆艺人张成的作品。虽然历经近七百年,依然呈现出精光内蕴、婉转流动之感,令人惊叹。盖和底分别雕刻有三组如意云纹,刀口深峻,磨工圆润。张成的剔红作品海内外均有收藏,剔犀器目前却仅有两件,故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异常珍贵。

安徽博物院馆藏 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

(图源:安徽博物院官网)

所处时代:北宋

器物规格:高27厘米,壶底径8.5厘米,壶口径3.5厘米,温碗底径8.5厘米,口径17.1厘米

出土时间:1963年

出土地点:安徽宿松县北宋元祐二年墓

注子注碗是流行于五代至宋代的温酒器具,将盛酒的注子放入装着热水的注碗内,起到温酒的作用。此器出土于北宋纪年墓中,故历史价值很高,同时又因釉色晶莹、造型典雅,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除了这些“国宝文物”,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珍贵文物。为了让孩子们提高对文物的兴趣,国庆节期间,安徽博物院将在二楼多媒体教室开展针对5—12岁青少年特别系列活动“文物背后说历史,走进‘周秦汉唐’”,分朝代和专题介绍文物及背后的历史知识,还有现场DIY制作,每场限15人需提前报名,让孩子们在此邂逅千年文物,实现一场跨时空的“对话”。

合肥市合柴1972

(图源:合柴1972公众号)

合肥市合柴1972旧家电

(图源:合柴1972公众号)

合柴1972网红蒸汽小火车

(图源:合柴1972公众号)

华灯初上,千年的思绪被拉回现代,走进文艺街区合柴1972开启夜生活。合柴1972位于合肥市龙川路与金寨路交口东北侧,目光所至,皆是艺术,是文青必去的安徽新晋网红打卡地。园区内,朦胧灯光下咖啡散发诱人的香气,家电故事馆里黑白电视、老冰箱、收音机等老物件细数着合肥的时光记忆,院墙的创意涂鸦增加了趣味性和视觉兴奋点,情景街里网红蒸汽小火车成了一道风景线。在这里,时间与空间的碰撞,思想与艺术的邂逅,总能让合柴1972触动你的神经。

02 亳州市博物馆

亳州市博物馆位于亳州市北关外,建于亳州著名的花戏楼大殿内。馆名是1963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。这里蕴藏着亳州五千年的历史星河,馆藏珍贵文物958件,东汉玉刚卯为一级文物,尤为珍贵。

亳州市博物馆 东汉玉刚卯

(图源:亳州博物馆官网)

所处时代:东汉

器物规格:高2.25厘米,边款1厘米

出土时间:1972年

出土地点:安徽省亳州市丁崇墓

东汉玉刚卯是古代人们挂在革带上用作辟邪的饰物。四侧面各以阴线篆刻铭文两行,两件共计66个字。古人能在体积这么小、质地这么硬的玉刚卯上刻下规整的篆字,实属不易。为迄今所知的科学发掘品,且仅此两件,十分珍贵,对订正史书和传世品的断代以及变伪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除此,馆内还有一级文物10件,可近距离感受其藏有的历史魅力,参与共享阅读、文化大讲堂等活动,融贯古今。

亳州市花戏楼

(图源: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)

“花戏楼甲天下!”看完亳州市博物馆,怎么能错过拥有“三绝”的百年花戏楼?花戏楼始建于清朝,为山西、陕西药商集资兴建,后经康熙、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而成。两根铁杆屹立花戏楼前,微风拂过,铁旗杆上的风铃声清脆悦耳,这正是花戏楼的第一绝。每根旗杆上悬挂着二十四只铁风铃,象征二十四节气,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,每根旗杆插入十二面铁旗。

亳州市花戏楼 戏台

(图源: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)

第二绝:砖雕。大关帝庙山门正面墙壁上刻有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,属晋派微雕艺术,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、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,和现代3D立体相比也毫不逊色。

亳州市花戏楼 木雕

(图源: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)

第三绝:木雕。整个戏台的木雕,里里外外、大大小小有600多个人物之多,每一个都精雕细琢、精细到入木三分、栩栩如生。虽然历经百年岁月沧桑,但色彩仍然艳丽,成为花戏楼第三绝。

赏传世“三绝”,听花戏楼里传来的戏曲声,艺术与文化聚集涡河河畔。

03 寿县博物馆

寿县博物馆,位于淮南市寿县寿春镇西大街中段 ,与孔庙隔街相望,始建于1958年。新馆馆藏文物达到一万多件,馆藏国家一级文物230件,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。尤其是青铜器和战国楚金钣藏量是馆藏文物一大特色。

越王者旨于赐剑

(图源:寿县旅游公众号)

越王者旨于赐剑

(图源:寿县旅游公众号)

所处年代:战国

器物规格:长54.5,宽3.5至4.6厘米

出土时间:1996年

出土地点:安徽寿县西圈墓地的三号墓

越王者旨于赐剑为寿县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之一。这把距今两千多年的宝剑,出土于寿县西门外一座战国早期蔡国贵族墓葬。该剑剑身上端,正反两面分别刻着“越王越王,者旨于赐”八个大字,字文为用绿松石镶嵌成的极有装饰韵味的鸟篆书写,经专家考证:“者旨”读为“诸稽”,是越王的氏,“于赐”则为名,“者旨于赐”即为越王勾践之子。“越民铸宝剑,出匣吐寒芒”,虽历经千年,依然寒光湛湛,锋利无比,仿佛将人带回当年持剑者叱咤风云、驰骋疆场的场景中。

战国楚金钣

(图源:寿县旅游公众号)

所处年代:战国

出土地点:安徽寿县

战国时期,楚国盛产黄金,并被当时的楚国贵族垄断。寿县是楚国最后19年的国都,贵族们的大量金币也都集中在寿县,直到楚国被秦国所灭。因此,寿县博物馆战国楚金钣藏量近40斤,位居全国博物馆之首。除了两块“郢爰”、1块“卢金”和1块无印记金钣被调入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外,其余均收藏在寿县博物馆,成为寿县博物馆王牌藏品之一。

寿县古城

(图源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)

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历史存在的证明,近千年历史的寿县古城墙是寿县历代战争史的历史见证。由于保存完整,清晰可见古城的历史面貌,尤其是四个古城门,分别是东门称为宾阳,南门称为通淝,西门称为定湖,北门称为靖淮。走上古城墙,夕阳下俯瞰寿县,感受世事变迁,时间在古城墙上留下了斑驳的色彩和历史的印痕。穿上一身汉服,仿佛穿越古代,来一场沉浸式体验。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国庆黄金周走进安徽最美博物馆参观“镇馆之宝”,跟着文物游安徽,来一场穿越千百年的时空对话,沉浸式感受安徽千年文化。


来源:

推荐阅读:登润